參考消息網10月20日報道 美媒稱,聯邦調查局(FBI)局長說,一些技術公司新的隱私加密技術將干涉執法,呼籲國會應該要求技術公司允許執法單位有權獲取加密數據。
  FBI搞竊聽既無“法”也無“力”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16日報道稱,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10月16日就聯邦調查局就執法政策發表講話(這是科米自2013年9月接管聯邦調查局以來就執法政策所做的首次講話),科米說,應當修改聯邦法律要求電信公司允許執法機構獲取涉嫌犯罪行為的個人的加密通信內容。
  在布魯金斯學會所做的一次講話中,科米警告說,如果執法部門官員無法獲得像蘋果和谷歌等技術公司利用日益尖端的加密技術保護的信息,一些犯罪問題可能就無法解決。
  他說:“遺憾的是,法律沒有跟上技術的發展,而這種脫節已經帶來了嚴重的公共安全問題。”
  科米說,他希望敦促國會更新《執法通信協助法》,這項1994年通過的法律要求電話公司在建造它們的系統時必須具備竊聽能力,以便在接到法院命令時可以立即展開竊聽。
  但這項法律沒有將臉書網站等一些在線服務網站覆蓋在內。隨著人們日益通過網絡而不是電話進行通信交流,聯邦調查局從2010年以來就一直在敦促擴大這項法律的覆蓋範圍,使之可以將網絡包含在內,並警告說,聯邦調查局執行竊聽命令的能力已經幾近消失了。
  報道稱,聯邦調查局擔憂的一個領域是初創公司,許多初創公司都沒有在它們的產品中打造攔截能力。當接到法院的命令時會帶來拖延。而初創公司則說,打造這種能力代價不菲,而且可能吸引惡意的黑客。
  科米說:“肩負保護民眾責任的人並不總是能夠獲取我們起訴犯罪分子和阻止恐怖主義活動所需的證據,即使法律賦予了他們這種權力。我們有根據法院命令進行攔截並獲取通信和信息的法律權力,但我們通常缺少這樣做的技術能力。”
  硅谷和情報部門為信息保密較勁
  報道稱,硅谷和情報界之間有關信息搜集的鬥爭一直在醞釀,上個月隨著蘋果說將為iPhone推出一種新的加密手段,使得蘋果公司也無法獲取客戶的信息,雙方之間的矛盾升級。
  據蘋果公司的一位技術指導說,破解蘋果新的操作系統的加密程序將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雖然這一估計在譯碼界中引起了爭論。
  同樣,過去三年來,谷歌公司也為其安卓系統電話提供了加密程序,但是這需要用戶在設置中將之開啟。谷歌說,本月即將公佈的最新的安卓操作系統將把加密程序設置為默許啟動。
  科米援引新iPhone的例子說,這表明加密程序可能失去控制,儘管他沒有說明對監聽法的修改是否應當包括要求製造商為其加密技術開後門。20世紀90年代,聯邦調查局曾堅持要求開放這種後門,但是輸掉了這場辯論。
  然而,科米確實提出,這項法律的修改應當要求通信服務供應商如果接到法院命令要能夠解密信息,這就不需要在加密程序中留出後門,但是要求供應商能夠破解信息。
  例如,Gmail的電子郵件在從用戶的電腦傳往谷歌服務器的過程中是加密的,在其服務器上以純文本形式存儲,再度加密後再通過網絡傳給接收者。但是,有些服務從開始到最後都是將消息內容加密的,因此這些公司只能傳遞這些消息,但不能讀出它們或者以純文本形式將之交給執法部門。
  科米說,他認為不應當允許這種做法,這使他又回到了去年有關國家安全局進行大規模電子監聽的報道前聯邦調查局所持的立場。
  科米堅稱,聯邦調查局只能通過合法渠道搜集信息。他說:“這讓我大失所望,因為我希望人們理解,執法部門需要能夠獲得信息以讓有些人接受法律審判。我們是依照法律這樣做的,有明確的指導和嚴格的監督。”
  技術公司則認為,即使有加密手段,執法部門仍能有辦法通過在空中攔截信息而合法地避開加密,或者強制犯罪嫌疑人交出他們的設備的密碼。
  科米說這是“誤解”。他說:“一開始,蘋果公司說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上載到雲端的並不包括一個壞蛋手機上的所有存儲數據。”他說,如果犯罪分子選擇不在雲端存儲任何數據,這樣一來就製造了一個“黑洞”。
  科米還說,政府破解加密程序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他說:“即使一個超級計算機面對今天的高水平機密也是有困難的。”他還說,如果進行太多次破解密碼的嘗試,有些設備和應用會刪除密鑰。(編譯/劉曉燕)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2013年6月12日出席國會聽證會時,美軍網絡司令部司令基思·亞歷山大為“棱鏡門”辯護 。(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美國怎樣竊聽全世界
  新華網華盛頓5月19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司法部19日宣佈以所謂網絡竊密為由起訴5名中國軍官,這不由令人想到至今餘波未平的“斯諾登事件”。2013年上半年,美國企業、媒體和政府曾捕風捉影地密集指責中國對其進行網絡攻擊和竊密,但“斯諾登事件”一齣,一切戛然而止。
  時隔一年後,美國這個當今世界最大的網絡竊密者又來“賊喊捉賊”。不妨回顧一下,美國是如何對全世界進行竊聽、竊密的。
  2013年6月,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根據從美國前防務承包商雇員斯諾登處獲得的機密文件,披露美國以“棱鏡”為代號的全球網絡監控項目,將美國情報機構的隱秘行為曝光於天下。一年來,美國利用技術優勢所實施的各種監控項目和手段陸續曝光:代號從“棱鏡”、“旅伴”到“肌肉發達”,內容從電子郵件、電話記錄、通訊錄、社交網絡信息到手機定位信息,對象從外國領導人、外國民眾到美國民眾。可以說,沒什麼不在美國監聽之列。
  就以外國領導人來說,德國《明鏡》周刊今年3月報道,美情報機構2009年開始針對全球122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實施監控,監聽名單按每人名字的首字母順序排列,其中僅關於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監聽報告就達300多份。本月初,美總統奧巴馬和到訪的默克爾在白宮舉行的記者會上承認,雙方在美國監聽問題上的分歧依然存在,這一問題已經損害了雙方的個人和外交關係。
  外國民眾也在美國監控之列。法國《世界報》曾援引斯諾登披露的文件說,從2012年12月10日至2013年1月8日,美國家安全局對法國公民的7030萬次電話通話進行了錄音。法國總統奧朗德要求美國進行解釋,但美國家安全委員會一名發言人當時辯稱:“我們已明確表示過,美國所搜集的情報的類型與其他國家的並無二致。”
  美情報機構不僅監控外國人,也對本國議員搞竊聽、竊密。今年3月,美國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主席黛安娜·範斯坦公開譴責說,中央情報局曾秘密入侵該委員會調查人員電腦,其行為可能已違反美國憲法,她為此致信中情局要求對方認錯和道歉,但至今毫無回應。有趣的是,中情局此前還“反咬”該委員會調查人員非法侵入中情局電腦獲取文件。
  美國民眾自身當然也不能幸免。2013年8月,美國家安全局解密的3份文件顯示,該局曾於2008年至2011年間每年搜集5.6萬封與恐怖主義毫無關係的美國公民私人電子郵件等通信記錄。不過白宮的辯解是,此類項目監控目標嚴格“對外”,而國內情報只是“偶然”被截取。
  今年2月美國媒體又報道,美國家安全局2006年從一批通信公司秘密獲取幾乎所有美國人的電話記錄,只不過因為跟不上美國人用手機代替固定電話的新形勢,至今只搜集了約三成的美國公民電話記錄。今年3月,奧巴馬公佈了對內電話監控項目的改革計劃,尋求由通信運營商來存儲電話監控項目的大量數據,但美國政府有權獲取此類數據。
  當您打開手機游戲《憤怒的小鳥》,準備用小鳥砸豬頭時,您也可能成為美國情報機構的竊密目標。根據斯諾登提供的機密文件,美國家安全局與英國政府通信總部早在2007年就開始聯手從數十款手機軟件和游戲中收集用戶信息。兩家機構還交換了具體的收集方法,如目標使用谷歌地圖時如何獲取其地點信息,用戶在社交網站上發帖時如何獲取其通訊錄、好友名單、通話記錄等。儘管目前不清楚這種數據收集的規模有多大,但文件顯示,兩家情報機構把iPhone和安卓手機視為收集情報的“豐富資源”。
  美國的一個托辭是,美國“不為經濟利益竊密”。但是,斯諾登在接受德國媒體專訪時反駁了這一說法:“例如,如果西門子公司的情報與美國國家安全無關,但對美國國家利益有利——那麼國家安全局也會去搞這些情報。”
  長期以來,美國對中國政府部門、機構、企業、大學、電信主幹網絡進行大規模監控、攻擊以及入侵活動,美國的監聽行動涉及中國領導人、普通網民、廣大手機用戶等。
  今年3月曝光的一份文件顯示,2009年初,美國家安全局就啟動了一項針對中國華為公司的大規模網絡入侵行動,一個特別小組滲透華為的計算機網絡,並複製了超過1400個客戶的資料和工程師使用的內部培訓文件。華為在美國的一位高管對此評論說:“諷刺的是,他們對我們所做的,恰恰是他們一直指控中國方面通過我們所做的。”
  率先曝光“斯諾登事件”的《衛報》記者格倫·格林沃爾德近日出版新書《無處隱藏:愛德華·斯諾登、國安局以及美國監視狀況》,題目取自1975年時任美國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主席弗蘭克·丘奇的言論,丘奇當時說,美國的監控能力可隨時“掉頭指向美國人民,沒有哪個美國人還會有隱私可言,一切都將受到監控:電話、電報等等。人們將無處隱藏”。
  “無處隱藏”正是對美國竊聽全世界的最好寫照。
  (2014-05-20 16:01:02)
  【延伸閱讀】美國安局可將iPhone變竊聽工具 安全專家解密
  中新網12月31日電 據外媒報道,一位知名的隱私倡導者30日出席一個黑客會議時,解密了美國國安局獲取情報的高科技工具。
  獨立記者兼安全專家阿貝爾鮑姆(Jacob Appelbaum)30日出席在德國舉行的一個黑客會議時表示,美國國家安全局可以把蘋果手機轉換為竊聽工具,並用雷達設備從電腦中獲取電子信息,即使這些電腦並不在線。
  阿貝爾鮑姆告訴數百名參加該會議的電腦專家稱,他所瞭解到的美國國家安全局的能力“比你們所能想到最可怕的噩夢還要恐怖”。
  即使在過去6個月,全球民眾已經對美國國家安全局的作為有所瞭解,但阿貝爾鮑姆的揭秘依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他通過一份看起來是國安局內部的幻燈片向在場的人員展示了國安局的監控工具。一張幻燈片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可以在蘋果手機中植入惡意軟件,讓美國情報局特工將這一智能手機變成一個間諜裝置。
  另一張幻燈片中則展示了一個便攜式連續波發生器,這樣一個遠程操控裝置可以反彈鍵盤上的能量波,從而在即使沒有聯網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監控到被輸入的信息。
  美國國家安全局發言人維尼斯(Vanee Vines)表示,她並未留意阿貝爾鮑姆的演講並稱他們不會對此作出回應。
  據報道,阿貝爾鮑姆的演講材料此前已經被德國《明鏡》周刊登載。阿貝爾鮑姆和《明鏡》都曾在斯諾登曝光美國國安局的監控項目中發揮重要作用,但兩方都未就這些材料是否也是來源於斯諾登作出說明。
  (2013-12-31 10:50:12)
  【延伸閱讀】200餘名美國間諜以外交人員身份在德從事竊聽活動
  人民網6月16日電 與英國《衛報》及美國《華盛頓郵報》併列,德國《明鏡周刊》占有部分斯諾登提供的資料。德國《明鏡周刊》分析斯諾登提供的資料後發現,有200餘名美國間諜以外交人員身份在德從事竊聽活動,並獲得德國安全機構支持。
  《明鏡周刊》消息披露,除以外交身份從事間諜活動的人員外,還有幾百個私人企業員工接受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指令工作。
  《明鏡周刊》稱,2002年4月28日,NSA和聯邦情報局(BND)簽署了一份長達6頁、級別為“絕密”的文件,其中一條涉及在巴伐利亞州巴德艾伊布林根(BadAibling)市對德國公民進行監聽活動。
  上述文件規定,德美雙方有義務尊重民間信件、郵件以及遠程通訊秘密,不得對德國及美國公民進行竊聽。但在調查“恐怖活動”的情況下,這一規則受到限制。如果截獲的信號中含有爆炸性內容,而該信號來源為德國公民,在合作伙伴被告知以及同意的情況下,這些信號允許被監聽分析。
  NSA於2005年的一份報告稱,從德國獲得的秘密情報使美國“抓捕或殺死40名以上恐怖分子”。這些情報帶來了全球範圍內“反恐”成功,並支持了美國在非洲的政策。
  
  (2014-06-16 09:00:01)
  【延伸閱讀】美國務院:只有少數國傢具備竊聽美外交通話能力
  人民網2月8日訊 據俄新網報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薩基向記者表示,只有少數幾個國傢具備竊聽美國負責歐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紐蘭與美駐烏大使帕耶特電話談話內容的技術能力。
  普薩基7日在記者會上回答華盛頓是否認為俄羅斯與泄露有關時說:“我們沒有明確的結論。我們只是講第一個關註錄音的是俄官員。只有少數幾個國傢具備這種能力。”
  與此同時,普薩基避開了烏克蘭情報機構是否竊聽談話內容的問題。
  美國官方人士表示,泄露談話的可能是俄羅斯人士,因為錄音的鏈接首先出現在俄羅斯副總理羅戈津的助理——德米特裡·洛斯庫托夫的推特(Twitter)。洛斯庫托夫2月6日公佈了錄音鏈接,而錄音本身早在2月4日就出現在烏克蘭互聯網上。
  (2014-02-08 10:03:03)  (原標題:FBI稱監控網絡無法可依 吁手機廠商“開後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k14ekvk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