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財經北京5月1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這樣的不忘初衷,在現實中,往往事與願違。就拿今天凌晨這條有關房企稅費的消息來說吧。
  《中國地產報》報道,統計顯示,算上各類規費、雜費,房企稅費支出大致是凈利潤的2倍左右。當然,高稅費必然最終轉移到房價上。
  房產稅費高的離譜
  真可謂亂象叢生。房產大佬任志強曾對媒體說,房價里70%是稅費,各種費用多達180多種。根據《中國地產報》的報道,這些稅費首先是收取的部門五花八門,除了地稅、財政部門外,還有國土局、建委、勘探、規劃、拆遷辦等等等等。其次是很多雜費,可能很多非地產一線人員都沒有聽說過,比如白蟻防治費、防雷減災費、散裝水泥專項基金等。甚至計生部門也能以檢查農民工的名義收費。
  房產稅費的初衷是什麼?經營增值、合理管理,確保房地產健康發展,繳納稅費理所應當,然而什麼部門都要巧立名目來收費,是不是太過了?
  現實中這麼多的稅費,都去了誰的腰包?中國青年報認為,這些收費未必都能進入財政,有些不過是利用政策之便、肥了個別單位而已。最終,與法定稅費一樣,各類雜費最終也當然要轉嫁到房價中。
  可見,要抑制房價,確保房地產健康發展,不是一句“讓市場說了算”那麼簡單,不是增加保障房供應那麼容易,還有一個重要方面不可忽視,那就是:依法清理房價里的各種重覆收費、不合理收費。
  房屋質量差的離譜
  說完房產稅費高的離譜,我們再來看看房屋質量。上世紀80年代以後,廣東、浙江、山東等沿海地區城市化建設提速,一批“快餐式”樓房密集建成。來自新華社的報道說,一些專家指出,如今,許多樓房的建設年齡已經陸續達到20年、30年,進入“質量報複周期”。
  從浙江奉化20年屋齡居民樓倒塌,到江蘇常熟25年住宅樓坍塌……危樓已成了令人揪心的公共議題。蓋房子的初衷是什麼?居者有其屋,起碼要安全吧,可是誰曾想,才20年,就紛紛出現質量問題。
  按照我國《民用建築設計通則》的規定,一般性建築的耐久年限為50到100年,如今由於先天不足,後天裝修過頻、維護不夠等原因,出現了一批批的“樓脆脆”。而當年大批樓房像種地一樣種了下去,“它們”何嘗不曾是地方城市化建設的旗幟?誰最該為這些年輕而夭折的樓房埋單?
  當然不能是那些倒霉的業主,而很多開發商早已杳無所蹤。眼下能做的一是引入商業保險機制,對於檢測後的舊樓及時參保,分攤並化解風險成本;二是地方財政要承擔兜底功能,安居才能樂業,沒有什麼是比“住在不會倒塌的房子里”更大的民生。
  救災物資竟然霉變
  中國新聞網有則新聞讓我看了很揪心,有網友近日爆料:四川綿陽市三台縣新生鎮德光辦事處在清理院內雜物時發現大量霉爛的5·12地震救災物資。隨後,物資被兩輛貨車拉走不知去向。
  東方網評論,原本應當用於救濟災區百姓的救災物資,不僅沒能及時發放給廣大災民,而且,由於管理不善最終導致霉變,如此醜惡問題的發生,不僅讓災區群眾寒心,也勢必會挫傷公眾的行善熱情。
  這讓我想到,類似的消息這些年並不少見。比如,面對公眾再三呼籲,很多公益慈善機構始終沒能給公眾呈現一本“明白賬”;有的公益慈善部門存在著超標配車、大吃大喝等歪風邪氣;有的官員挪用愛心款項受到處置……所有這些,都是對行善初衷的不尊重,甚至極大挫傷。
  當然,通過近些年來頻繁曝出的此類醜聞,也反襯出公益慈善機構與各級政府在救災過程中,存在著銜接不力、監管不力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我們的初衷如何保持ㄗ髡遼李小雨)
  (原標題:房企稅費達凈利潤2倍 降房價不可忽視亂收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k14ekvk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